作者:苏也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21年01月
内容简介:
《不是天才-当代艺术家们的故事》是苏也首部讲解当代艺术的作品,作者以一种直观的理解,带我们走进当代艺术深处,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争议却又不断受到赞誉的背后故事,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话题的开头,引发每个人的关注与思考,为对当代艺术抱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直观的当代艺术观看指南,吸引更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及好奇心。
作者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有参加过多次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及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直观感受。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当代艺术的生命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记录新的时代,更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手段去表达和再现我们生活的世界。
苏也
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艺术系纯艺领域最高学位(MFA)。现任《布林客BLINK》双月刊主编。
艺术评论文章多次发表于《芭莎艺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艺术品鉴》《雨花》《油画》《鸭绿江》《福建文学》《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多大中文》等杂志报刊。
自2015年入驻知乎平台后,多次举办线上课程(知乎Live)共16场,为“艺术”及“当代艺术”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目前为止,知乎平台粉丝量约为25万人,专栏“苏小姐的艺见”订阅量超10000人。
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及装置艺术。其作品曾在纽约、迈阿密、伦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艺术收藏家收藏。
★当代艺术家们往往不是黑暗里孤独的天才,他们所谓的天分,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善于飞离这个被日常和无聊遮蔽的世界。
★50余位当代艺术大师,100余幅世界知名当代艺术作品,纵观漫长曲折的当代艺术,从时代中走出“反叛”之路。
★当代艺术就像一个万花筒,我们可以透过每一个艺术家提供的一片切面去重新观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连接着历史,考察着当下,预见着未来。
★当代艺术更贴近现代生活,作者从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艺术家创作的维度,再到艺术作品的案例分析,强调了当代艺术的生命由每一个人创造,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
★作者以深厚的艺术文化积淀及广阔的眼界为基础,用她直观的理解阐述所看到和了解的当代艺术。一个成功的当代艺术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他对所处时代的思考与质疑,更懂得如何用现代生活的优势去展示和传播他的作品。
★当代艺术既存在争议,也越来越受关注。即使我们对其理解还远远不够,但是其艺术表现形式却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好奇心。
★本书对不了解当代艺术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入门读物。作者用丰富的艺术知识讲解当代艺术大师及当代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了解当代艺术的指南。
语言,学习当代艺术的敲门砖:听懂你内心里的回音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对:“任何你在美术馆里看到的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要么是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思想,要么是把某个思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如果你带着这样一句话走进一家当代美术馆,或许就能发现,眼前的事物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和陌生。
相较于几百上千年前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而言,当代艺术常常给人的印象就是“看不懂”。的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当代艺术属于一种现代意识的实验,它们是主观的,是一种艺术家对我们所处时代的视觉表达和情感回应。如果说,我们之所以那么喜爱达·芬奇、伦勃朗、凡·高和毕加索,是因为他们用了各自独特的方式描述出了一个我们已知的世界。而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之所以难以被今天的大众所理解,则是因为他们正在探索的是一个我们未知的世界,或者是在用一种我们还不熟悉的语言去描述它。
当代艺术里,我们面对的不再只是绘画与雕塑,建筑、音乐、文学、哲学、电影和计算机等都成了艺术家思考的对象,也变成了他们表达观点的新媒介。今天,出现在美术馆里的艺术品可以是一种视觉效果、一个味道、一款游戏、一曲旋律、一种空间,甚至可以是我们观众本人。
艺术材料和创作媒介的不断丰富是件好事,但这也会给崇拜传统艺术的观众带来陌生的体验和审美距离,让那些还不熟悉当代艺术语言的观众感到不适。面对一幅卡茨的人物肖像画,一尊夏皮罗的抽象雕塑,一套博伊斯的旧西服,身处纯白色明亮美术馆内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艺术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它的价值在哪里?
虽说在大部分情况下,普通观众并不直接参与一件当代艺术品的创作,但这并不影响一件作品走进我们的内心。就像有的歌曲,即便我们听不明白歌词的含义,但迷人的旋律总会叫人忍不住跟着一同摇摆。而艺术往往就是这样,纵然你没有“使用”它的权力,但动听的曲调会在人伤心的时候起到安慰作用,充满情意的诗句会在爱人的心中激起浪花,同样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在不经意间、用一种看不见的方式打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