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2015版)》

作者:钱文忠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5年08月

内容简介: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49.80

作者简介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

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Schmithausen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

钱文忠的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钱文忠内外学》、《医圣李时珍》、《汶川集》(合著),《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大陆版和台湾版,《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钱文忠说即墨》、《戊子草》、《班墨传奇》、《传统的再生》、《乙丑草》。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文章近三百篇。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2015版)》

作者:钱文忠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5年08月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于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中国传统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而在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奉为经典?钱文忠先生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的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又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语文课本、数学课本、外语课本……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在古代,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教科书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成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教孩子们识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都没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的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到了宋朝,出现了一部《三字经》,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很多地区,比如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三字经》的。从内容上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在宋朝以后流行的传统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但是,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无数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在这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的说法。
一派,孔子的说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并无太大差异,但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他置而不论,留个悬念。
一派,荀子的说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他和法家有极深的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个看法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小孩子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不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本性谈不上善良。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他们认为,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必须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沿这个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随地吐痰,每个人都知道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应该教育他、引导他、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里面的精义非常深。
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
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向善”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公孙丑上》当中,就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的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我们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来说明孟子的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