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作者:林义杰 曾文祺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3年08月

内容简介:

林义杰从小到大热爱长跑。他不惧家人反对,认真地兼顾学业与长跑技能,共穿越6个国家,由于地雷危机、沙漠风暴以及政治因素,使得实际距离拉长至7500公里。遇到大蜘蛛、曼巴蛇、毒蝎子等威胁,途中更有热情的故乡友人。恶劣的环境使身体和心理受到强大的摧残,是什么让他一直坚持到最后? 他面对的挑战,不只是体力、技术的考验和病痛的折磨,更是与死神的搏斗,每次征途都布满荆棘、充满未知,所谓“极限运动”,已经不足以形容其险恶。生为跑步,不曾怀疑。只有一直撑下去,直到路的尽头,才能知道老天究竟要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32.00元

作者简介

一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一位极地冒险运动家,并且曾成为美国好莱坞出资拍摄之撒哈拉纪录片的体育选手。
获得“2006年四大极地超级马拉松巡回赛”总冠军。台湾媒体封其为“台湾之光”。
2006年11月11日至2007年2月20日111天的时间中,林义杰加入美国人查理•恩格(Charlie Engle)为首的横越撒哈拉计划,与另一位队友、加拿大人雷伊•萨哈布(RayZahab),由塞内加尔出发,途经毛里塔尼亚、马利、利比亚,抵达终点站埃及开罗,一起完成徒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纪录壮举。
在2012年策划发起“拥抱丝路”计划,艺人周杰伦也以共同发起人的身份亲自参与,并为该活动制作歌曲。
自2011年4月20日由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用整整150天的时间横越土耳其、伊朗、乌兹别克、哈萨克进入中国,以长跑方式横越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

曾文祺
 中国时报体育新闻中心记者,喜好网球、桌球、路跑等运动。也拥抱文字、习书法二十余年。2007年完成世界五大马拉松之一的“柏林马拉松”与“华沙马拉松”赛事,目前累计完成8场42.195公里以上的全程与超极马拉松。
著有《不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跑出生命的宽度》《看见希望的入口》《林义杰大冒险》等。

精彩推荐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荒野,与林义杰一同经历一场场的冒险。长跑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英雄相惜、相濡以沫的患难情感,在本书中俯拾皆是,处处可得。这正是我们所不断强调的运动家精神!
——马英九

从他青春的脸庞,我看到生命的光彩,以及珍惜生命的感动,虽然跑步没有带给他金钱财富,但却给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我想这是金钱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林福德
这个带点痴狂的跑步小子,勇敢地参加了撒哈拉沙漠和戈壁两大超级马拉松,这是长跑界众所皆知难度最高的比赛……也因此,台湾这么多年来只出了一个林义杰。
——纪政

《不怕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作者:林义杰 曾文祺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3年08月

“我长大以后要当总统!”“我长大以后成为迈克尔•乔丹!”这是许多人小时候作文中曾经写下的“我的志愿”。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孩子来说,志愿可以是无所不行、豪气干云,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所学增加,对于志愿的期待越来越实际,也越来越渺小,甚至到最后已经忘了曾立下的志愿。
我想是因为梦想与现实多少有些差距,一路求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受到家人及社会经济价值的影响,放弃非主流的道路,一再修正自己的目标,朝向多数人期望的律师、电子工程师、企业家、明星等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及收入的职业。
等到拥有令人欣羡的社会地位之后,却又有人开始感慨失去快乐、没了自由、赔上健康,因为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不见得能让内心得到满足,金钱不一定可以买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而本书的主角人物——林义杰,他是从未放弃梦想的年轻人,即使面对家人的不谅解、经济拮据的压力、长期练习的寂寞,他未曾停下脚步,从跨出第一步开始,就告诉自己要勇往直前地“跑”下去。
在他长跑过程中,几度面临危及性命的挑战,都没有将他打垮,凭着不服输、不放弃自己的信念,让他长征成功,在台湾跑出名气,也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长跑好手。
从他青春的脸庞,我看到生命的光彩,以及珍惜生命的感动,虽然跑步没有带给他金钱财富,但却给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我想这是用金钱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此外,通过作者传神的文字纪录以及照片的映衬,让人仿佛追寻着林义杰跑过浩瀚的撒哈拉沙漠以及辽阔的戈壁滩,更重要的是,他的执着与勇气感染了读者,也让人想起心中失去已久的梦想。
所以,不管你是和林义杰一样喜爱挑战生命的冒险家或是想要一探大自然奇景的神秘,甚至你是忘了曾有“志愿”的茫然社会人,推荐你来看林义杰的故事,相信能带给你内心无限感动。
最后,身为体委会主委要提醒亲爱的读者,虽不一定要成为林义杰,但是“运动”可以带来健康,健康才是生命的根本,看完书后不妨也起身去跑步。

(本文作者林德福现为“体委会主委”)

序2 极致的运动家精神
全长250公里、七天六夜的撒哈拉超级马拉松比赛,被喻为“人类史上最艰难的运动比赛”,也是极限长跑者神圣的终极殿堂。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都要签下保证书,生死全由自己负责,因此选手若没有万分的准备与强壮的体能,是无法参赛的。但是,来自台湾的长跑选手林义杰却做到了!他以惊人的毅力跑完全程,拿下世界第十二名,也成为第一位跨越撒哈拉沙漠的台湾选手。
这是一项严酷的考验:在炽热的气温下,视线所及,尽是一片无垠的黄沙,大风还会吹出一座座巨大的沙丘,考验选手的方向判断。只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挥之不去的濒死恐惧,随时会攫走选手的身心。他“用脚将台湾精神送到世界尽头”,以体育营销台湾,令人动容,也深感佩服。
撒哈拉之后,林义杰又继续挑战“21世纪终极赛事”的戈壁超级马拉松,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强风、冰河、荆棘、石山、砾质而非砂质的沙漠、单日44摄氏度的温差、4千米的高地气候、限时48小时完成的“长日战役”、无法靠指北针判断方位的路线指示……只凭一股匹夫之勇,不但不可能通过考验完成比赛,甚至还会魂断异乡。但是,林义杰依然以他旺盛的体力、灵巧的智慧及不屈的意志,夺得世界第三的名次。
不仅如此,他还挑战了2004年的智利超级马拉松,以及2006年的南极冰原超级马拉松赛。这股雄心壮志,让兼为读者及跑者的我,也不禁为之热血沸腾。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荒野,与林义杰一同经历一场场的冒险。长跑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英雄相惜、相濡以沫的患难情感,在本书中也俯拾皆是、处处可得。这正是我们所不断强调的“运动家精神”!
我个人喜欢跑步,已有29年的“跑龄”,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也跑过,半程以下的马拉松跑过更多次,但跟义杰兄的纪录相比,说是“小巫见大巫”都显得有些自我膨胀。我来到市府后,为了打造台北市成为一座健康城市,对于各项运动的提倡不遗余力,四年任期便将体育活动从每年35项增加到912项。对我而言,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调剂身心的方式。而城市马拉松邀请赛,更是绝佳的城市营销。因此,我在任内克服各种困难,以“跑出健康,跑出活力”为宗旨,将台北国际马拉松,从国道拉回到市区来举办。几年来,参加比赛的人数屡创新高,跑步运动已经深入市民的生活之中,成为根深蒂固的运动习惯。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激发全民对运动的兴趣,让大家更了解林义杰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辛酸,对社会大众也有所启发。人生就如长跑,“订立目标,找一件能让自己出头的事”,只要怀抱着理想与希望,坚持走自己的路,勇往面前,终将品尝成功的甘甜。
(本文作者现为台北市市长)

序3 请为台湾小子加油再加油!
跑步这一条路是寂寞的,尽管某些时候身边有人,但他们往往是你的竞争对手。跑步不同于其他的团体运动如棒球、篮球,有一群生死与共的战友陪你一同上战场。
但是,当你迈出步伐,开始向前跑去,所有的杂念逐渐离开脑袋,思绪越来越清晰,感受瞬间拂面的风力,双脚仿佛就要载着身躯飞起来,辽阔的世界只剩下自己的灵魂,这种尽情奔放的快感,就是让人甘心走向寂寞的迷药。
而小杰,这个带点痴狂的跑步小子,他勇敢地参加了撒哈拉沙漠以及戈壁两大超级马拉松,这是长跑界众所皆知难度最高的比赛,不但需要参加者的体力、耐力、智慧,更需要运气的帮助。也因此,台湾这么多年来只出了一个林义杰。
还有一件令我感动的事,小杰在撒哈拉超级马拉松的过程中,当他因成绩出色而受到国外选手注意时,他立刻大声宣告:“我是从中国台湾来的!”这个时代,年轻人谈“热爱国家”、“为国争光”可以说是异类,但是,我真的很高兴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那遥远的国度,想起自己的家、自己的根。
这回,听说小杰要出书了,我打从心底感到喜悦。我还记得2001年我发动两岸声援北京奥运时,小杰热情相助,以台湾优秀选手身份一同前往大陆,因为跑步我们有了共通点,也让我们成为好友。今日,见到如小弟般的小杰,能将一路成长跑步故事纪录出书,相信一定可以鼓励许多年轻学子,投入跑步或是其他运动的行列。
序4 征服撒哈拉的亚洲第一名
在21世纪,世界上有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竞争力亟待提升”的严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台湾的竞争力在哪里?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延续的严肃问题。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国家领导阶层的问题,与我体育教师、运动教练何干?这样的认知有其道理,但我们似乎应该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换另一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以台湾这么小的地方,有什么特殊条件而能立足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社会?当我们认真审视这个问题时,答案就不远了。论天然资源、物资、生产条件,均不足以构成台湾优势竞争力;台湾过去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及未来的竞争力,主要是依赖丰富的人力资源,亦即质量兼具的劳动力。高质量的劳动力来自于高质量的人民,而人民的素养则表现于脑力与体力两项指标上。
基于上述的论证与认知,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依赖于人民的脑力与体力。换言之,没有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体力,则无竞争力可言。“人生如梦,逐梦踏实”,任何崇高的理想,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去实践,否则将沦为空谈。因此,从长远的眼光来提升竞争力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民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是一件基础性的工作;而这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正是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目标所在。
因此,学校体育教师与运动教练平日的教学与训练工作,若能多用点心思,多一点使命感,多一点自我期许,则会给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增添生机,丰富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学生多一点“装备”,让他们拥有一辈子享用的“财富”。
教育的工作是甜蜜的负担,是责任与尊严的坚持。教练的工作是一门艺术,是爱心、创意与技术结合的使命承担,唯有用心与付出,才能协助所指导的每个孩子筑梦成功。
义杰本身就是一位极其优秀的长跑运动选手,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他是个有理想、有远见的年轻人,2002年从撒哈拉沙漠超级马拉松赛胜利归国,2003年成功地征服了戈壁大沙漠,并以总成绩31小时56分42秒获得第三名,更是亚洲所有参赛选手中的第一名,这份荣耀义杰与台湾全体人民一起共享,身为义杰高中的田径教练,对于他挑战生命极限潜能的勇敢表现,实在与有荣焉。
欣逢义杰新书完稿,承邀为序,实在非常荣幸,书中等于是义杰投入长跑运动的心路历程,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特点缀数语如上,是为序。

(本文作者为台北市立成渊高中图书馆主任兼田径队教练)

序5  三百里漠鸣沙浪
开始认识“沙漠”,是在小学五年级,12岁时。那一年的我倍感幸福,幸福的泉源来自阿爸挥汗做的馒头,我甚至以为口中馒头的甜味会溢出。某天来到爸妈打零工的花莲林荣里一处荒芜旱地,瞧见被烈日灼身的爸妈以馒头果腹,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块炽热的旱地,就是沙漠,是爸妈挣钱让我有甜馒头吃的地方。
2002年4月,我通过撒哈拉超级马拉松官方网站,报道好友林义杰挑战这项第一次有中国台湾人入围参赛的世界长跑顶级赛事。不一会儿从电话听到小杰的女友妮可噙着泪的担心,我突然联想到从小深植在心头里的那块沙漠。
阿杰翻开破碎的脚掌,说着他险些由10层楼高的沙丘跌落、脱水濒死的经历。我告诉阿杰,尽管你才20多岁,不过你拥有的撒哈拉财富,在撒哈拉创造“台湾奇迹”的历程,却是全球50亿人所没有的,真应该让所有台湾朋友共同分享。想象着阿杰为延续体力,也可以说是为维系生命而吞下脱水食物的情景,竟勾起深藏已久阿爸手里握着馒头的记忆,这是撰写林义杰传记的肇始。
何种形式、方式、意象,最能向全球宣传台湾的好呢?体育是极佳的方式。台湾棒球很能诠释,而小杰选择在全人类最艰难的竞赛里介绍台湾。2003年圣诞节前夕,全球首屈一指的知性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在美洲地区播放专访林义杰奋战第一届戈壁超级马拉松赛的情景,小杰以流利的英文谦逊地介绍自己,用自信的容颜推销台湾。
我担心,笔中所能触及的,仅是小杰奋斗的一二。他完成撒哈拉、戈壁七天六夜超级马拉松,这两项分别被列为20世纪、21世纪初最艰难的赛事,还成就亚洲第一纪录、世界前三席次壮举,而我写出的文字,只能算是触媒。
这是我撰写送给林义杰的文字,代表我对他的敬意:“尘苍戈壁吹蓬砾,穿嵌擘丘折剂风:三百里漠鸣沙浪,一分方寸捍弩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