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作者:乔瑟夫·哈利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市日期:2017年04月

内容简介:

安慰剂真的能起到安慰作用吗? 约会前打扮真的让你更有魅力了吗? 围观过车祸的你却相信“这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 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因为你相信,才成为事实,而不是行为本身带来的后果。 本书是对这种自我暗示现象的精彩阐释。哈利南结合神经科学、行为心理学的知识,准确捕捉到了人类自我暗示的本性,认为它能帮助我们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带给我们掌控生活、有尊严、有信心的感觉。 选择相信,你就会发现人生的无数可能。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乔瑟夫·哈利南

Joseph T. Hallinan

 

普利策奖得主、前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员、专栏作家,多年来专注研究心理学。

他同时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伦敦星期日时报》等多家报纸撰稿,还曾在美国许多大学任教,在CNNFOX等广播电视节目中露面。

曾出版《我们为什么会犯错》(2009年)一书,该书在美国售出了10万册,被译成超过12国语言。


精彩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前尼曼研究员数十年研究心得】

乔瑟夫·哈利南是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员、专栏作家。多年来,他一直专注研究心理学,尤其对人类无意识下的行为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当你选择相信,才会发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为什么明知是谣言还会有人信以为真?
为什么被下了病危通知的病人却依然能安然活着?
为什么看着止痛药注入身体就会缓解疼痛?
为什么打扮会让人自我感觉更有魅力?
为什么乐观的人在销售、考试甚至体育场上都更加成功?
……
一切的真相可能是:因为相信,而不仅是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暗示是人类的心理本性,它能帮助我们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获得成功。运用积极自我暗示,让自己相信,从此打开通往人生无数可能的大门。

★【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驾驭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

本书可称得上是一本人类行为心理故事集。哈利南有多年的记者经历,这训练了他娴熟地讲故事的能力,因而本书在阐述他研究心得基础上,还包括了众多或令人感到好奇,或令人捧腹,或令人疑惑的案例,足以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启发,找到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

 

★【《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现象级行为心理畅销书】


《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作者:乔瑟夫·哈利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市日期:2017年04月

那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从很多方面看,马克·格尔森的人生都称得上一帆风顺。他是乔治城大学优等生荣誉协会的成员,经济学最出色的学生,并以辩手身份得过奖。此外,他还得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奖学金。大学二年级,他在乔治城大学法律系就读,给每一位教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教授表示,他的表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显得那么出众”。

 

然而,之后回想起来,愿意承担风险才是格尔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那时候,很多人都不了解,格尔森的生活一分为二,白天是法律系的学生,到了夜里,就开始借助复杂的社交网络售卖冰毒。虽然需要承担风险,但这件事有利可图,格尔森从中赚到了超过10 万美元。当着同行的面,他热衷于吹嘘自己的经营之道,到了最后,他就栽在了吹嘘这件事上,有人向警方举报了他。2011 年12 月,格尔森来到华盛顿特区一家精品酒店,准备跟人见面。警察将他包围起来,最终逮捕了他。真相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越来越清晰:毁掉格尔森的是他的自负,而非竞争对手的妒忌。格尔森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根本不会遭到逮捕。

 

这可能难以理解,却非常普遍且人性化。评估风险时,所有人都会觉得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种通病。大家总觉得自己做的事,像出轨、逃税、贩毒之类,都不会被人发现。越是成功人士越觉得自己会免于灾祸。对此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迈克尔·维克。我为写本书做研究时,在华盛顿特区的一座教堂,费城老鹰队的这名四分卫跟一群人说,自己之所以被逮捕入狱,是因为以前经营了一家斗狗场,现在后悔不迭。

 

可是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维克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逮捕。”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念头?

“你也了解,我算是个有钱人,事情的发展应该会如我所愿。”

 

所有人都觉得事情的发展会如自己所愿。尽管大部分人都没犯过罪,但心底都跟这些犯过罪的人一样,觉得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会遭遇的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觉得自己“很特别”。很多研究表明,在评估心脏病发作、罹患癌症、离婚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时,我们都倾向于低估风险,不过,只是低估自己会遭遇的风险。每天都会有人因心脏病或是癌症离开人世,结婚以后便有可能离婚,这些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觉得它们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如此聪明,知道什么是概率,并认为自己能打败概率,跟马克·格尔森没有区别。

 

像我们这样的人,被心理学家称作“风险乐观主义者”。这种过分乐观的倾向,属于认知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该状况基本可算是一种普遍特性,已经利用多种方式,在多个地区和群体中验证过了。例如有90% 的汽车司机觉得自己出车祸的概率比其他司机更低,因为自己开车比他们更可靠。烟民同样如此,他们认为跟其他烟民相比,自己承担的风险更小,哪怕他们明知道抽烟的风险统计也是一样。一项研究表明,大部分重度烟民就算一天吸烟40支以上,也还是觉得自己承担的风险一点也没增加。

 

可要说最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应该是并不以乐观闻名的荷兰人,准确说来是荷兰那些长时间从事性行为和性传播疾病研究的男性和女性。研究期间,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比普通荷兰人更频繁地发生性行为,以此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其中就包括阿姆斯特丹规模最大的性病诊所的病人,这些人要么是妓女,要么是嫖客。能够想象,如此频繁的性行为将引发如下后果:正患有性病的研究对象,超过了总数的25%;此前的五年内患过一种性病的研究对象,占了总数的近50%;曾经卖淫或嫖娼的研究对象,占了总数的近70%。可是他们却总觉得跟其他年龄、性别跟自己一样的人相比,自己罹患性病的概率更低。很明显,这种希望跟荷兰的郁金香一样,永远欣欣向荣。

 

为什么会你视而不见?

 

桑德尔·鲍劳奇考伊是加拿大埃德蒙顿的居民。2008年8 月29 日,77 岁的他骑着自行车去外面玩。途中,他调转方向,开始朝南进发,正准备从111 路的斑马线上穿过去时,被一辆车撞死了。肇事司机一直没有发现鲍劳奇考伊,直至后者撞到了他的汽车挡风玻璃上。

 

事故发生后,33 岁的肇事司机试图解释此事:“我怎么会没看到他,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的确留意了路况,可一点都没留意到他。

 

车祸过后,肇事司机经常会这样说。通常说来,他们没有留意都是因为摆弄收音机、发短信、做白日梦之类会分散注意力的事,有很多事都能在开车的同时兼顾。这些原因都非常现实,但司机的期望这项原因却总是会遭到忽略。在上一节中,我们曾提及感知会受期望影响,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期望看到的,包括出色的投手投出好球,聪明的学生有出色的表现等。反过来也是一样,我们不期望看到的,往往看不到。

 

司机经常撞到走路的人、骑摩托车的人、骑自行车的人等,只是因为司机对这些对象没有期望,而不是因为这些对象很隐蔽,实际刚刚相反,这些人所穿的衣服多半非常醒目。司机没能发现他们,无关视觉,是缺少期望的结果。

 

你若对此心存疑问,可以问问自己,你更容易在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很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地方撞到他们?

 

不少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根据常识判断,车祸更易发生在这两种人很多的地方。然而,实际却刚好相反,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平均一百万公里的路程中,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被汽车撞死的数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研究人员计算出了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被汽车撞到的概率。除加利福尼亚外,这位研究人员也对欧洲一些城市做了研究(这部分是因为选择走路和骑自行车这两种交通方式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差别显著,比如美国为6%,荷兰为46%)。

 

研究表明,汽车撞到路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的概率,会随着这两种人的数量增加而减少。瑞典一座城市中有大量自行车通行的十字路口,自行车被汽车撞到的概率,仅为少有自行车通行的十字路口的一半。此外,自行车被撞的概率会在十字路口平均一小时通行的自行车超过50 辆时,开始下降。

 

该结果并非瑞典独有的。从十字路口到城市,乃至国家,各种规模的社区都是如此。从中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即汽车撞到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的概率,会随着这两种人的数量增加而减少。研究人员认为,个人感知与期望相互作用,是对这一结论最合理的解释。司机是否会期望看见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决定了他们能否留意这两种人,期望越低,对这两种人视若无睹的可能性就越大。